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珞珈晨修”八周年庆
10月10日上午,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学生诊室济济一堂,共同庆祝“珞珈晨修”开办八周年。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宋保亮院士、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付宏宇等全体在院院领导受邀参加了这场特别的晨课。
“珞珈晨修”是口腔医学院修复科黄翠教授提出的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和践行新医科视角下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活动前,黄翠教授介绍了“珞珈晨修”的成长经历。“晨”源于中华民族“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惜时如金、节奏掌控。“修”的表层是“口腔修复”,明确了我们专注的专业领域;其内核则是“修学修身”,象征着一种在晨光中自我砥砺、共同成长的学习状态。“珞珈晨修”以学生诊室为授课场所,每个工作日的早上由学生主讲、老师点评、定期专家分享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课程内容涉及临床病例讨论、经典文献研读、专业老师示教等多种形式。参与学生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生等组成。在此基础上,该团队循序渐进地推出了公众号、月月谈、四季说、迎春学术年会等系列板块,初步形成了“珞珈晨修”融合式课堂矩阵。8年来,在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师生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搭建起了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科研与临床、国内与国际的学习桥梁。
随后,艾合买提医生和汤初凉医生带领大家重温了“珞珈晨修”这些年开展的具体工作、取得的教学成果。2017年至今,晨课次数1569次(包括疫情期间158节线上晨课);公众号累计发布了306篇原创推文,已收获7万余名口腔同行的关注;月月谈跨院校案例教学,至今57期;四季说国际学术交流每年春夏秋冬各一期,至今已举办15期。教学相长,在“珞珈晨修”的助力下,这些年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取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指导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最后,宋保亮院士用“坚守”和“热爱”两个关键词寄语“珞珈晨修”。“珞珈晨修”的生命力,源于一份对专业的热爱,八年坚守生动诠释了学术的执着与传承的魅力。希望“珞珈晨修”能永葆初心,继续坚守学术品位,将规范化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做到可追溯、可借鉴、可推广。同时,希望“珞珈晨修”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平台的知识管理与传播全流程,以智慧赋能发展,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力。
作者:修复科 杨宏业
供图:修复科 艾合买提
审核:党政办 许羚
编辑: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