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淬炼口腔‘尖兵’”—院外门诊党支部联合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凝聚组织力量,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5月21日,武胜路党支部、中心门诊党支部、青山门诊党支部、沌口门诊党支部、和平大道门诊党支部联合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五个支部党员深入探访了潜江拖船埠红色基地和熊口红军街,在实地中体验“传承红色基因,淬炼口腔‘尖兵’”。通过实地探访,党员们在革命遗址中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首站抵达潜江市渔洋镇拖船埠村。这座被誉为“潜江红色第一村”的小村落,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1924年2月,共产党员龚敏俊、邓赤中等人受党组织派遣,在此播撒革命火种,先后发展胡劲松、廖林基等5名党员,建立起潜江首个党小组。此后,这里相继诞生了鄂西地区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所列宁小学、首个苏维埃政府,更孕育了工农革命军第五军等早期武装力量。贺龙、周逸群等革命先驱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根基。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支部党员们进行了庄重而深刻地缅怀活动。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洁白的碑身镌刻着金色的文字,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党员们手捧鲜花,神情凝重,缓步走向纪念碑。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仿佛要将对先烈的敬意与哀思,通过脚步传递到这片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土地上。当我们将鲜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基座时,娇艳的花朵与肃穆的碑身形成鲜明对比,恰似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今日美好。
献花完毕,全体党员脱帽,低头默哀。现场鸦雀无声,唯有微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轻响。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党员们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们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厮杀;看到了先烈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着对党的忠诚。
默哀结束,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向纪念碑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古朴的院落中久久回荡,与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历史交相辉映。党员们目光坚定,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誓言不仅是对先烈们的告慰,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承诺。
之后,党员们驻足于党史故事墙,凝视历史照片与斑驳的革命时期建筑,聆听讲师讲述“拖船埠八项第一”的辉煌历程。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墙,一幅幅雕刻的英雄事迹画面,无声诉说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
最后,队伍转赴熊口镇红军街。这条小路曾是红二军团、湘鄂西中央分局及红三军军部驻地,现存红二军团团部旧址、红六军军部遗址等革命遗迹。1930年,贺龙、周逸群等在此指挥红二军团实施“洪湖苏区反围剿”战略,仅半年时间便肃清地方反动武装,推动江陵、监利、潜江等县连片解放,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壮大作出历史性贡献。
此次教育活动不仅是党史学习的深化,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火。全体党员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政治忠诚,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提升服务质效,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攻克技术难关,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回应群众期盼,真正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口腔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活动尾声,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此次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尖兵”姿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口腔人的担当与荣光。
作者:院外门诊党支部 郑瑾 宋艳丽 余丽娜 王微 耿艺轩
供图:院外门诊党支部
编辑: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