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华教授团队在自然指数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两篇论文揭示牙本质涎蛋白新功能

      近日,我院儿童口腔科袁国华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指数收录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背靠背文章(Companion papers)”的形式发表了两篇研究性论文,题目分别为“Dentin sialoprotein acts as an angiogenic factor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the membrane receptor endoglin”和“Dentin sialoprotein promotes 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 through DSPaa34-50-endoglin-AKT1 axis”。本院博士研究生徐希敏为这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袁国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是由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发起的同行评审科学期刊,历史悠久,创刊于1905年,主要发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




      成牙本质细胞负责生成牙本质,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在成牙本质细胞中高表达。传统观点认为DSPP作为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参与调控牙本质基质的矿化。在Dspp基因敲除小鼠中,除了牙本质形成缺陷外,还有学者报道了小鼠股骨区血管形成减少的表型。然而,DSPP是否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仍然未知。



      在第一篇论文中,袁国华教授团队首先发现了DSP蛋白,DSPP的N端裂解蛋白,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迁移和成管,且能促进人牙髓干细胞(DPSCs)的迁移以及内皮细胞向分化。进一步研究发现DSP能与血管形成相关的膜受体ENG结合,从而发挥促血管生成功能。

      在第二篇论文中,团队成员继续深入阐释了DSP蛋白发挥促血管生成的机制。实验结果发现DSP通过其氨基酸片段34-50与ENG的ZP结构域结合,且该DSP蛋白片段具有与全段蛋白相似的促血管生成功能。后续多个实验进一步证明DSP-ENG通过激活AKT1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因此,上述研究揭示了DSP蛋白在成血管方面的新功能和机制,提示了其在缺血性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潜能。

      袁国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牙发育调控机制及牙发育异常致病机理。近5年来已连续在自然指数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3篇论文,在口腔医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发表3篇论文,在发育学领域权威期刊Development发表2篇论文,在骨矿化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发表1篇论文等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bc.2025.108279

https://doi.org/10.1016/j.jbc.2025.108380

作者:余静静 科室:儿童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