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在珞珈 我院卓越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传佳音
口腔医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近日再传佳音。在我院牵头的武汉大学“卓越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指导下,口腔颌面外科“PRI-E”综合教学模式子课题再取成效。“PRI-E”教学模式由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刘冰主任、卜琳琳副教授团队原创提出,以激发学生的热情(Passion)为出发点,将研究(Research)、创新(Innovation)和教学(Education)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自2020年正式实施“PRI-E”教学模式至今,成员已逐渐从本科生(萌芽在珞珈口腔医学院“PRI-E”创新教学法结硕果,https://www.whuss.com/article/11169)拓展至规培生、专培生、研究生等。该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问题,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不但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教学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更多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科研探索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需求。该模式的成功实施为学院培养了一批在科研领域初绽头角的学生,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成效,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PRI-E”教学工作中指导、启发多名学生在上述专业领域取得一系列典型成果。与此同时,历经数年实践后,全面系统介绍“PRI-E”综合教学模式的文章,成功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JCR Q2,IF: 4.6,图1A)。
肿瘤外科刘冰主任、卜琳琳副教授团队研究聚焦于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口腔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免疫分子机制及医工结合仿生递送平台构建等。围绕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这一临床问题,卜琳琳副教授团队创新提出“Less is More”的切除、整复理念,即“少即是多”。围绕此理念,研究团队就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这一核心主题在国内外本领域著名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成果,引起广泛关注。2018级本科生陈阳聚焦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挑战,首次系统全面综述了头颈鳞癌组织切除和保留之间的微妙平衡,以期达到指导临床医师精准、微创手术,论文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外科学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JCR Q1,IF: 15.3,图1B),题为:“Surgical margin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narrative review”。游离皮瓣作为最常用的整复手段之一,如何精准控制皮瓣体积在术中、术后变化对于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2022级专培生曹磊鸣围绕这一重要临床问题,基于“Less is More”的切除、整复理念,首次探讨了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游离皮瓣体积变化及背后机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于近期在《Journal of Stomatolog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JCR Q3,IF: 2.2,图1C)题为:“Postoperative volume maintenance rate of microvascular free flap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理念创新需要切实的临床应用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本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萌芽在珞珈口腔医学院“PRI-E”创新教学法结硕果,https://www.whuss.com/article/11169),肿瘤外科贾俊教授、刘冰教授、卜琳琳副教授团队在《口腔医学研究》期刊上分享了题为“口内血管吻合髂骨瓣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的论文,为湖北省内首次报道利用口内血管吻合技术联合血管化游离髂骨瓣移植进行颌骨重建的临床病例。口内血管吻合意味着避免传统的颈部创口,达到匠心无痕。这也是研究团队提出的“Less is More”整复理念在修复性功能性外科实践中的体现。此外,团队内2022级规培生王小虎在贾俊教授、刘冰教授、卜琳琳副教授指导下撰写的“3D打印钛合金修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的文章也已被《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接收录用,研究团队也将在头颈肿瘤切除、修复重建领域继续贯彻“Less is More”理念。
图一
淋巴结转移是导致口腔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具体分子机制经近百年研究依然未完全明朗。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菁在口腔医学顶刊《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JCR Q1,IF: 7.6,图2A)发表题为“Preliminary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filing in drainage fluid after neck dissection in OSCC”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淋巴结转移患者与非转移患者颈清术后引流液衍生细胞外囊泡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及差异,为了解相关蛋白在转移性和非转移性口腔癌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2022级专培生曹磊鸣系统总结现有研究,聚焦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模式,提出了淋巴结转移的“PUMP”原则和“PRECISE”颈部管理模式,这一成果发表在Wiley旗下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Discovery》(本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获评WILEY中国开放科学2023年第三季度作者奖,图2B)。题为:“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going”。口腔癌经典的颈部淋巴结管理模式是通过手术进行淋巴清扫,虽然颈淋巴清扫术历经百年发展,已经从破坏性极大的根治性颈清走向了改良术式,但颈清扫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生理负担依然严重。然而,淋巴结作为免疫细胞聚集和激活的中心区域,其作用被长期忽略,随着免疫治疗时代来临,淋巴结清扫与否以及降围治疗策略再次进入关注视野。根据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最新研究《Dynamic CD8+ T cell response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in human regional lymph nodes are disrupted in metastatic lymph nodes》,研究团队通过绘制图3A(图中为珞珈山),呈现了一个《西游记》视角的示意图,展现了淋巴结转移治疗中需要克服的一个个挑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围绕这一研究前沿,2020级本科生胥震宇在肿瘤学顶刊《Cancer Letters》(JCR Q1,IF: 9.7,图2C)上发表题为“Seizing the fate of lymph nodes in immunotherapy: To preserve or not?”的综述论文,文章不仅全面回顾了淋巴结免疫激活机制和淋巴结转移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而且首次深入讨论了免疫治疗时代淋巴结保留与否的问题。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子瞻在材料学顶刊《Small》(JCR Q1,IF: 13.3,图2D)发表题为“Nanoparticles targeting lymph nod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Strateg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的综述论文,作者全面展示了免疫治疗时代纳米颗粒靶向淋巴结的主动、被动策略及其风险,并提出了纳米颗粒的未来临床应用方向和临床转化过程中的考虑因素。这一文章还获得期刊内封页机会,研究团队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为载体,生动展现了研究团队借创新、热情,欲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图3B)。
图二
图三
在武汉大学“卓越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指导下。“PRI-E”教学模式作口腔外科重要实践载体,还涌现了一批20级、21级和22级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积极与老师合作,各自扎根于自己的课题,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全程参与构思和落实,与团队共同进步、成长。“PRI-E”的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前瞻性与领导力,而且体现了我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优秀传统。
原文链接:
论文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58878-y
论文2:https://journals.lww.com/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abstract/9900/surgical_margins_in_head_and_neck_squamous_cell.1162.aspx
论文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6878552300349X
论文4:http://manu45.magtech.com.cn/Jwk_kqyxyj/CN/abstract/abstract2748.shtml
论文5: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220345221130013
论文6: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td2.227
论文7: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3524001332
论文8: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2308731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肿瘤外科“PRI-E”创新团队
作者:肿瘤外科 周刊、肖瑶
供图:肿瘤外科 周刊、肖瑶
编辑:陈振康